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浦城:养“土”生“金” 粮安民富
发布时间:2024-12-02 |   作者: 企鹅电竞网页版网址

  “去年我们的再生稻二季产量有350公斤。今年,我们示范田里试着用有机肥,亩产量有470公斤呢。”10月28日,在浦城县临江镇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再生稻有机种植千亩示范基地里,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田间稻谷一片金黄,种粮大户马芳华今年又迎来了丰收。

  “有机种植的模式,采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米质、口感更上一层楼,市场的反响也会更好,我们种粮越来越有奔头了。”马芳华说,他总共种了水稻5200亩,其中再生稻的面积就有3200亩。再生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种一季能收两季,能多出一季的收益。为此,除去光热资源不够的田垄之外,再生稻是他的“必选项”。得益于有机种植模式,马芳华的“必选项”上有了“更优解”。

  如何让种粮有更多效益?这是作为农民的马芳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团队的帮助下,马芳华全力发展有机种植模式,为他的丰收致富打开了“科技之门”。

  “浦城当地的水稻种植水平很高,比如马芳华作为资深农民,就很懂各种种植技术,来到浦城算是一种强强合作,希望我们不仅能保障农民收益,也能凸显生态效益。”廖红说。

  廖红,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主要是做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廖红带领团队几乎走遍了福建大大小小的茶叶主产区,创新研发茶树绿色低碳生态栽培技术,达到减肥增效、提升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该项技术入选了2021年农业农村部十项绿色发展技术。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响应国家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号召,2023年,在浦城县人民政府的对接下,廖红教授来到浦城,敲定了合作意向。今年,廖红带领团队开发水稻绿色低碳生态种植技术,联合临江镇人民政府、浦城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及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在浦城县临江镇开展千亩有机稻示范种植,旨在通过水稻绿色低碳生态种植,实现土壤改良、化肥减量增效及作物绿色高产优质的目标,促进浦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示范种植期间,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师生们下沉到田间地头,通过认真调研总结和科学分析数据,根据土壤背景、水稻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农机特性等,研发了两套水稻改土专用有机肥,打造水稻生产绿色提质增效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全程机械化、精确定量化养分投入,并减少施肥次数,让农户常规施化肥7次减少到施用有机种植的4次。

  “肥料都由廖老师的团队提供,还全程提供种植的指导服务,这不仅方便了我的科学种植,所产的‘有机米’有利于打响我们浦城大米的品牌,对我们市场销售好处多多,明年我希望可以更多地进行有机种植。”马芳华欣喜地说。

  “施完有机肥的田,少了很多漂浮物,土壤对稻株生长也有好处。”马芳华说,示范田就在他家门口,这几亩稻田的情况,他每天看在眼里,也喜在心里。再生稻返青的时候,他拔了两棵施用有机肥的稻株,根系特别白且较为发达。“有机种植模式能够提升水稻根系活力,进一步提升水稻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

  科学与否,需要用数据说话。廖红教授团队检测的数据表明,有机种植显著改善稻田水体质量,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同时,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也能够培肥土壤、增强地力,减少氮肥的施用,降低农业碳排放,对水稻种植有着长远收益。其施肥、人工等总成本,仅增加约12%。

  “我们示范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我们研发的技术净化水体、减肥减药,保护生态环境。结果我们的有机种植模式,还能继续稳定再生稻的高产,培肥地力也对农民种植有着长远的收益。”廖红说。“有机种植稻田排出水体能达到地表水二类水标准,对改善闽江下游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习在福建调研期间指出:“严守耕地红线,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浦城既是“闽江之源”,又是“福建粮仓”。近年来,浦城坚持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逐步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土壤有机质提升及化肥减量增效,探索推广再生稻与冬油菜或蔬菜等农作物轮作模式,实现“一年获三收,四季无闲田”。202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约21万吨,全省粮食综合考评连续三年第一。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等10个“国字号”品牌。

  “有机种植是一个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今后我们会促进推广,让农民得到显而易见的好处,让生态环境得到长远的保护。”浦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林武俊表示。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浦城将继续守好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红线,深入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探索推广更多绿色、高产、高效的绿色农业新路径,变“向土地要效益”为“养土地产效益”,通过养“土”生“金”,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返回列表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02

  “去年我们的再生稻二季产量有350公斤。今年,我们示范田里试着用有机肥,亩产量有470公斤呢。”10月28日,在浦城县临江镇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再生稻有机种植千亩示范基地里,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田间稻谷一片金黄,种粮大户马芳华今年又迎来了丰收。

  “有机种植的模式,采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米质、口感更上一层楼,市场的反响也会更好,我们种粮越来越有奔头了。”马芳华说,他总共种了水稻5200亩,其中再生稻的面积就有3200亩。再生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种一季能收两季,能多出一季的收益。为此,除去光热资源不够的田垄之外,再生稻是他的“必选项”。得益于有机种植模式,马芳华的“必选项”上有了“更优解”。

  如何让种粮有更多效益?这是作为农民的马芳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团队的帮助下,马芳华全力发展有机种植模式,为他的丰收致富打开了“科技之门”。

  “浦城当地的水稻种植水平很高,比如马芳华作为资深农民,就很懂各种种植技术,来到浦城算是一种强强合作,希望我们不仅能保障农民收益,也能凸显生态效益。”廖红说。

  廖红,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主要是做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廖红带领团队几乎走遍了福建大大小小的茶叶主产区,创新研发茶树绿色低碳生态栽培技术,达到减肥增效、提升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该项技术入选了2021年农业农村部十项绿色发展技术。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响应国家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号召,2023年,在浦城县人民政府的对接下,廖红教授来到浦城,敲定了合作意向。今年,廖红带领团队开发水稻绿色低碳生态种植技术,联合临江镇人民政府、浦城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及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在浦城县临江镇开展千亩有机稻示范种植,旨在通过水稻绿色低碳生态种植,实现土壤改良、化肥减量增效及作物绿色高产优质的目标,促进浦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示范种植期间,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师生们下沉到田间地头,通过认真调研总结和科学分析数据,根据土壤背景、水稻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农机特性等,研发了两套水稻改土专用有机肥,打造水稻生产绿色提质增效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全程机械化、精确定量化养分投入,并减少施肥次数,让农户常规施化肥7次减少到施用有机种植的4次。

  “肥料都由廖老师的团队提供,还全程提供种植的指导服务,这不仅方便了我的科学种植,所产的‘有机米’有利于打响我们浦城大米的品牌,对我们市场销售好处多多,明年我希望可以更多地进行有机种植。”马芳华欣喜地说。

  “施完有机肥的田,少了很多漂浮物,土壤对稻株生长也有好处。”马芳华说,示范田就在他家门口,这几亩稻田的情况,他每天看在眼里,也喜在心里。再生稻返青的时候,他拔了两棵施用有机肥的稻株,根系特别白且较为发达。“有机种植模式能够提升水稻根系活力,进一步提升水稻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

  科学与否,需要用数据说话。廖红教授团队检测的数据表明,有机种植显著改善稻田水体质量,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同时,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也能够培肥土壤、增强地力,减少氮肥的施用,降低农业碳排放,对水稻种植有着长远收益。其施肥、人工等总成本,仅增加约12%。

  “我们示范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我们研发的技术净化水体、减肥减药,保护生态环境。结果我们的有机种植模式,还能继续稳定再生稻的高产,培肥地力也对农民种植有着长远的收益。”廖红说。“有机种植稻田排出水体能达到地表水二类水标准,对改善闽江下游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习在福建调研期间指出:“严守耕地红线,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浦城既是“闽江之源”,又是“福建粮仓”。近年来,浦城坚持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逐步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土壤有机质提升及化肥减量增效,探索推广再生稻与冬油菜或蔬菜等农作物轮作模式,实现“一年获三收,四季无闲田”。202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约21万吨,全省粮食综合考评连续三年第一。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等10个“国字号”品牌。

  “有机种植是一个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今后我们会促进推广,让农民得到显而易见的好处,让生态环境得到长远的保护。”浦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林武俊表示。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浦城将继续守好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红线,深入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探索推广更多绿色、高产、高效的绿色农业新路径,变“向土地要效益”为“养土地产效益”,通过养“土”生“金”,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02

  “去年我们的再生稻二季产量有350公斤。今年,我们示范田里试着用有机肥,亩产量有470公斤呢。”10月28日,在浦城县临江镇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再生稻有机种植千亩示范基地里,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田间稻谷一片金黄,种粮大户马芳华今年又迎来了丰收。

  “有机种植的模式,采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米质、口感更上一层楼,市场的反响也会更好,我们种粮越来越有奔头了。”马芳华说,他总共种了水稻5200亩,其中再生稻的面积就有3200亩。再生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种一季能收两季,能多出一季的收益。为此,除去光热资源不够的田垄之外,再生稻是他的“必选项”。得益于有机种植模式,马芳华的“必选项”上有了“更优解”。

  如何让种粮有更多效益?这是作为农民的马芳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团队的帮助下,马芳华全力发展有机种植模式,为他的丰收致富打开了“科技之门”。

  “浦城当地的水稻种植水平很高,比如马芳华作为资深农民,就很懂各种种植技术,来到浦城算是一种强强合作,希望我们不仅能保障农民收益,也能凸显生态效益。”廖红说。

  廖红,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主要是做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廖红带领团队几乎走遍了福建大大小小的茶叶主产区,创新研发茶树绿色低碳生态栽培技术,达到减肥增效、提升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该项技术入选了2021年农业农村部十项绿色发展技术。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为响应国家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号召,2023年,在浦城县人民政府的对接下,廖红教授来到浦城,敲定了合作意向。今年,廖红带领团队开发水稻绿色低碳生态种植技术,联合临江镇人民政府、浦城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及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在浦城县临江镇开展千亩有机稻示范种植,旨在通过水稻绿色低碳生态种植,实现土壤改良、化肥减量增效及作物绿色高产优质的目标,促进浦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示范种植期间,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师生们下沉到田间地头,通过认真调研总结和科学分析数据,根据土壤背景、水稻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农机特性等,研发了两套水稻改土专用有机肥,打造水稻生产绿色提质增效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全程机械化、精确定量化养分投入,并减少施肥次数,让农户常规施化肥7次减少到施用有机种植的4次。

  “肥料都由廖老师的团队提供,还全程提供种植的指导服务,这不仅方便了我的科学种植,所产的‘有机米’有利于打响我们浦城大米的品牌,对我们市场销售好处多多,明年我希望可以更多地进行有机种植。”马芳华欣喜地说。

  “施完有机肥的田,少了很多漂浮物,土壤对稻株生长也有好处。”马芳华说,示范田就在他家门口,这几亩稻田的情况,他每天看在眼里,也喜在心里。再生稻返青的时候,他拔了两棵施用有机肥的稻株,根系特别白且较为发达。“有机种植模式能够提升水稻根系活力,进一步提升水稻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

  科学与否,需要用数据说话。廖红教授团队检测的数据表明,有机种植显著改善稻田水体质量,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同时,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也能够培肥土壤、增强地力,减少氮肥的施用,降低农业碳排放,对水稻种植有着长远收益。其施肥、人工等总成本,仅增加约12%。

  “我们示范的最大的目的是通过我们研发的技术净化水体、减肥减药,保护生态环境。结果我们的有机种植模式,还能继续稳定再生稻的高产,培肥地力也对农民种植有着长远的收益。”廖红说。“有机种植稻田排出水体能达到地表水二类水标准,对改善闽江下游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习在福建调研期间指出:“严守耕地红线,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浦城既是“闽江之源”,又是“福建粮仓”。近年来,浦城坚持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深入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逐步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土壤有机质提升及化肥减量增效,探索推广再生稻与冬油菜或蔬菜等农作物轮作模式,实现“一年获三收,四季无闲田”。202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约21万吨,全省粮食综合考评连续三年第一。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等10个“国字号”品牌。

  “有机种植是一个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今后我们会促进推广,让农民得到显而易见的好处,让生态环境得到长远的保护。”浦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林武俊表示。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浦城将继续守好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红线,深入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探索推广更多绿色、高产、高效的绿色农业新路径,变“向土地要效益”为“养土地产效益”,通过养“土”生“金”,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