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到其返回地面,航天员每时每刻都要面临各种极端复杂、危险的境况,而航天员的表现直接影响载人航天任务的成败。
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首先不能有任何潜在疾病,其次要拥有非常良好的体能,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太空恶劣的环境,迎接各种挑战。所以青少年们要从现在开始健身,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应对挑战!
对于航天员来说,还要有对特因环境的耐受能力。什么是特因环境呢?比如发射时的过载、失重环境、辐射、噪声和狭窄拥挤的空间等,这些都是航天员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工作环境。
在复杂的环境中,航天员还要完成各种操作任务和大量科学试验任务,这都需要航天员具备较高的综合心理素质。
除了身体、心理这些“硬条件”,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是成为一名航天员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航天员需要经过层层选拔,选拔通过后,要想成为一名能够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
总的来说,航天员要进行8大类200多个科目的全面系统训练。随着空间站任务的开展,航天员们又新增了空间站技术训练、机械臂技术训练、空间试验和实验技术训练。
心理训练和体质训练是贯穿航天员训练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作为航天员,在心理承担接受的能力、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当航天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特别是最初几天,航天员体内的血液会因失重向头部方向快速转移,引起头面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视觉和感觉功能发生改变等,极度影响航天员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航天员对失重环境的适应性,需要从超重耐力、头低位耐力和前庭器官耐力等多个角度开展训练。
在地面上,让航天员进行头低位卧床,学会在头低位卧床条件下进食航天食品、饮水、清洁个人卫生以及收集垃圾,体验在头低位卧床条件下睡袋、防噪声耳塞、工作用品(如摄像机等)的操作使用。
此项训练是在离心机上进行的,最大负荷达到8个G(G为比例系数,1G=9.8牛顿/千克),相当于在航天员的胸部压了8个成人的重量。 图为用于超重耐力训练的离心机。
进入太空后,首先要面临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航天员进入微重力环境的时候,易发生空间运动病,主要症状是呕吐、恶心、头晕。因此,一定要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前庭功能训练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主动形式的训练一般结合体质训练,在滚轮、旋梯等设备上进行,对受训者的前庭感受器施加各种变加速度和改变的刺激,通过长时间的累积作用,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保持姿态平衡的能力,降低前庭感受器的敏感性,来提升前庭功能稳定性。被动形式即在专用设备,如秋千、转椅、旋转屋等,让航天员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动地承受线性加速度、角加速度、科氏加速度等刺激,以此来锻炼前庭器官。
血液重新分布训练在自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其原理是利用立位转床不断地变换航天员,刺激心血管系统对血液分布的调节能力,减缓失重或模拟失重时血液的头向转移,进而达到适应失重环境,减轻症状,特别是头面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等症状的目的。
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是航天员进行出舱过闸和返回过闸程序操作技能的重要训练设施。通过气浮悬吊装置使航天员在身着笨重的舱外航天服的情况下,能移动身体,完成操作。
航天员在模拟失重水槽训练时,通过浮力配平,使航天员着水下训练服模拟太空的失重状态。航天员用双手控制身体姿态,完成舱间行走、上下机械臂、设备组装等操作。图为航天员在水槽进行水下出舱程序训练。
利用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进行低压环境出舱活动训练。这是一种近乎线帕)的训练,因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所面临的真实环境就是真空环境。
航天员应急返回时,着陆点可能在非预定区域。一旦身处荒无人烟的沙漠、原始森林,或是汪洋大海,航天员要及时联络求救、确定方位,并利用手边器材建造临时住所。因此,训练狩猎、钓鱼、采摘,防备野兽、害虫、毒蛇攻击等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挑战人的生理极限的训练,可谓“魔鬼式训练”。超重训练能把受训者拉得脸部变形,前庭功能训练和血液重新分布训练能导致受训者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这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却又是适应航天环境必须经历的。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2年4月刊《少年航天员养成记》,作者李庆龙,他是中国最早的两名赴俄罗斯训练的航天员之一,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员。
文章通过介绍航天员训练日常,启发青少年的航天梦想。《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不仅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还注重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还想知道怎么成为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吗?翻开杂志,你心中的疑惑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从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到其返回地面,航天员每时每刻都要面临各种极端复杂、危险的境况,而航天员的表现直接影响载人航天任务的成败。
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首先不能有任何潜在疾病,其次要拥有非常良好的体能,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太空恶劣的环境,迎接各种挑战。所以青少年们要从现在开始健身,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应对挑战!
对于航天员来说,还要有对特因环境的耐受能力。什么是特因环境呢?比如发射时的过载、失重环境、辐射、噪声和狭窄拥挤的空间等,这些都是航天员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工作环境。
在复杂的环境中,航天员还要完成各种操作任务和大量科学试验任务,这都需要航天员具备较高的综合心理素质。
除了身体、心理这些“硬条件”,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是成为一名航天员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航天员需要经过层层选拔,选拔通过后,要想成为一名能够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
总的来说,航天员要进行8大类200多个科目的全面系统训练。随着空间站任务的开展,航天员们又新增了空间站技术训练、机械臂技术训练、空间试验和实验技术训练。
心理训练和体质训练是贯穿航天员训练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作为航天员,在心理承担接受的能力、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当航天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特别是最初几天,航天员体内的血液会因失重向头部方向快速转移,引起头面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视觉和感觉功能发生改变等,极度影响航天员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航天员对失重环境的适应性,需要从超重耐力、头低位耐力和前庭器官耐力等多个角度开展训练。
在地面上,让航天员进行头低位卧床,学会在头低位卧床条件下进食航天食品、饮水、清洁个人卫生以及收集垃圾,体验在头低位卧床条件下睡袋、防噪声耳塞、工作用品(如摄像机等)的操作使用。
此项训练是在离心机上进行的,最大负荷达到8个G(G为比例系数,1G=9.8牛顿/千克),相当于在航天员的胸部压了8个成人的重量。 图为用于超重耐力训练的离心机。
进入太空后,首先要面临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航天员进入微重力环境的时候,易发生空间运动病,主要症状是呕吐、恶心、头晕。因此,一定要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前庭功能训练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主动形式的训练一般结合体质训练,在滚轮、旋梯等设备上进行,对受训者的前庭感受器施加各种变加速度和改变的刺激,通过长时间的累积作用,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保持姿态平衡的能力,降低前庭感受器的敏感性,来提升前庭功能稳定性。被动形式即在专用设备,如秋千、转椅、旋转屋等,让航天员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动地承受线性加速度、角加速度、科氏加速度等刺激,以此来锻炼前庭器官。
血液重新分布训练在自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其原理是利用立位转床不断地变换航天员,刺激心血管系统对血液分布的调节能力,减缓失重或模拟失重时血液的头向转移,进而达到适应失重环境,减轻症状,特别是头面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等症状的目的。
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是航天员进行出舱过闸和返回过闸程序操作技能的重要训练设施。通过气浮悬吊装置使航天员在身着笨重的舱外航天服的情况下,能移动身体,完成操作。
航天员在模拟失重水槽训练时,通过浮力配平,使航天员着水下训练服模拟太空的失重状态。航天员用双手控制身体姿态,完成舱间行走、上下机械臂、设备组装等操作。图为航天员在水槽进行水下出舱程序训练。
利用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进行低压环境出舱活动训练。这是一种近乎线帕)的训练,因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所面临的真实环境就是真空环境。
航天员应急返回时,着陆点可能在非预定区域。一旦身处荒无人烟的沙漠、原始森林,或是汪洋大海,航天员要及时联络求救、确定方位,并利用手边器材建造临时住所。因此,训练狩猎、钓鱼、采摘,防备野兽、害虫、毒蛇攻击等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挑战人的生理极限的训练,可谓“魔鬼式训练”。超重训练能把受训者拉得脸部变形,前庭功能训练和血液重新分布训练能导致受训者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这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却又是适应航天环境必须经历的。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2年4月刊《少年航天员养成记》,作者李庆龙,他是中国最早的两名赴俄罗斯训练的航天员之一,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员。
文章通过介绍航天员训练日常,启发青少年的航天梦想。《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不仅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还注重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还想知道怎么成为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吗?翻开杂志,你心中的疑惑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从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到其返回地面,航天员每时每刻都要面临各种极端复杂、危险的境况,而航天员的表现直接影响载人航天任务的成败。
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首先不能有任何潜在疾病,其次要拥有非常良好的体能,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太空恶劣的环境,迎接各种挑战。所以青少年们要从现在开始健身,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应对挑战!
对于航天员来说,还要有对特因环境的耐受能力。什么是特因环境呢?比如发射时的过载、失重环境、辐射、噪声和狭窄拥挤的空间等,这些都是航天员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工作环境。
在复杂的环境中,航天员还要完成各种操作任务和大量科学试验任务,这都需要航天员具备较高的综合心理素质。
除了身体、心理这些“硬条件”,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是成为一名航天员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航天员需要经过层层选拔,选拔通过后,要想成为一名能够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
总的来说,航天员要进行8大类200多个科目的全面系统训练。随着空间站任务的开展,航天员们又新增了空间站技术训练、机械臂技术训练、空间试验和实验技术训练。
心理训练和体质训练是贯穿航天员训练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作为航天员,在心理承担接受的能力、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当航天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特别是最初几天,航天员体内的血液会因失重向头部方向快速转移,引起头面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视觉和感觉功能发生改变等,极度影响航天员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和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航天员对失重环境的适应性,需要从超重耐力、头低位耐力和前庭器官耐力等多个角度开展训练。
在地面上,让航天员进行头低位卧床,学会在头低位卧床条件下进食航天食品、饮水、清洁个人卫生以及收集垃圾,体验在头低位卧床条件下睡袋、防噪声耳塞、工作用品(如摄像机等)的操作使用。
此项训练是在离心机上进行的,最大负荷达到8个G(G为比例系数,1G=9.8牛顿/千克),相当于在航天员的胸部压了8个成人的重量。 图为用于超重耐力训练的离心机。
进入太空后,首先要面临失重环境对身体的影响。航天员进入微重力环境的时候,易发生空间运动病,主要症状是呕吐、恶心、头晕。因此,一定要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前庭功能训练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主动形式的训练一般结合体质训练,在滚轮、旋梯等设备上进行,对受训者的前庭感受器施加各种变加速度和改变的刺激,通过长时间的累积作用,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保持姿态平衡的能力,降低前庭感受器的敏感性,来提升前庭功能稳定性。被动形式即在专用设备,如秋千、转椅、旋转屋等,让航天员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动地承受线性加速度、角加速度、科氏加速度等刺激,以此来锻炼前庭器官。
血液重新分布训练在自动立位转床上进行,其原理是利用立位转床不断地变换航天员,刺激心血管系统对血液分布的调节能力,减缓失重或模拟失重时血液的头向转移,进而达到适应失重环境,减轻症状,特别是头面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等症状的目的。
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是航天员进行出舱过闸和返回过闸程序操作技能的重要训练设施。通过气浮悬吊装置使航天员在身着笨重的舱外航天服的情况下,能移动身体,完成操作。
航天员在模拟失重水槽训练时,通过浮力配平,使航天员着水下训练服模拟太空的失重状态。航天员用双手控制身体姿态,完成舱间行走、上下机械臂、设备组装等操作。图为航天员在水槽进行水下出舱程序训练。
利用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进行低压环境出舱活动训练。这是一种近乎线帕)的训练,因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所面临的真实环境就是真空环境。
航天员应急返回时,着陆点可能在非预定区域。一旦身处荒无人烟的沙漠、原始森林,或是汪洋大海,航天员要及时联络求救、确定方位,并利用手边器材建造临时住所。因此,训练狩猎、钓鱼、采摘,防备野兽、害虫、毒蛇攻击等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挑战人的生理极限的训练,可谓“魔鬼式训练”。超重训练能把受训者拉得脸部变形,前庭功能训练和血液重新分布训练能导致受训者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这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却又是适应航天环境必须经历的。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2年4月刊《少年航天员养成记》,作者李庆龙,他是中国最早的两名赴俄罗斯训练的航天员之一,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员。
文章通过介绍航天员训练日常,启发青少年的航天梦想。《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不仅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还注重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还想知道怎么成为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吗?翻开杂志,你心中的疑惑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