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天文专家:2011年立春准确时间是2月4日12时33分
发布时间:2024-07-01 |   作者: 企鹅电竞网页版网址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到底哪天立春呢?天文专家这样认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权威年历,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4日12时33分。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表示,今年立春节气的时间之所以有不同版本,可能是日历编印时的马虎粗心,甚至是采用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所致,肯定是不准确的,公众绝对不能被其误导。

  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中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每年编算次年的农历日历,这中间还包括朔望和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按照《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春准确时间为4日12时33分,公众应以此为准。

  天文专家介绍说,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表示从这一天起春天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天文专家提醒说,由于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加之人体抗病能力变弱,流感、脑炎、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公众要格外注意防病和保健。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3日是正月初一,而4日则迎来立春节气,春节和立春紧相邻引发了社会上就农历兔年该从何时算起的争论:有的说农历兔年从立春日算起,有的说从正月初一算起。天文专家强调说,农历兔年应从正月初一,即3日零时算起。

  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人们出生年份也用干支计算。但由于干支记忆起来特别麻烦,古人又把十二种动物用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等。这就有了民间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属相。因此,也就有了农历生肖年的说法。

  生肖属相应从立春之日算起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解释说,目前我国民间通用两种历法,即公历(阳历)和农历。阳历平年有365天,闰年366天。农历平年354天,闰年383天。阳历一年中肯定有24个节气,大约每半个月逢一个节气。而农历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相差悬殊,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常常会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年的岁尾或跨到下一年的岁首,这样就出现“只有一个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一个立春日”或“两头无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日”,以及“两头都有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的历法现象。农历的一年从立春开始是不合理的。

  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员会议决定,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天文专家表示,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当然也是农历生肖年的开始,自然应从正月初一算起。具体到农历兔年,在2011年2月3日至2012年1月22日之间出生的小孩都属兔。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4日迎来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我国民间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美好习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迎春习俗,体现了古人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迎春”,事先必须要准备好,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一种国家祀典,发展为民间庶民活动的迎春活动,要简单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挂春幡等,表达迎春庆春之意。不一样的地区迎春仪式有所不同。

  立春之日,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等,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在民间,立春日则流行“送春”,即送泥制小牛。也有些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除了“迎春”和“打春”外,另外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4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日,按照传统习俗,人们将举行多种活动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立春日举行纪念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之意,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王思潮表示,对于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来说,春天来临意味着播种的季节到来,立春日的意义由此可见。

  正是因为立春日在农业上的重要性,早在周朝人们便开始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迎接这天的到来。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王思潮介绍,立春也叫“打春”、“咬春”,又叫“报春”。在民间,人们用多种方式庆祝这个节令的到来,除了一些祭典外,还有吃春饼、咬萝卜等习俗。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和刚刚过去的虎年两头无春不同的是,辛卯兔年为“单春年”,有一个立春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的时间基本落在每年2月4日或5日。王思潮介绍,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古代将阳历年划分为24个节气,即每15天一个节气。而因为多了闰月,农历闰年的天数比农历平年的天数多出30天左右,故农历闰年有25个节气,而农历平年则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常常会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农历年的岁尾或跨到下一农历年的岁首。这就出现了农历年两头春、单春或者是无春的不同情况。

  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出版的天文年历,农历辛卯兔年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011年2月3日至2012年1月22日,期间只有一个立春日。而紧接着兔年之后的龙年,因为多了个闰四月,因而就有两个立春日。

  王思潮表示,不管单春年、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变化,与吉凶祸福无关,公众绝对不能受一些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迷信说法所误导。

返回列表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01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到底哪天立春呢?天文专家这样认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权威年历,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4日12时33分。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表示,今年立春节气的时间之所以有不同版本,可能是日历编印时的马虎粗心,甚至是采用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所致,肯定是不准确的,公众绝对不能被其误导。

  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中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每年编算次年的农历日历,这中间还包括朔望和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按照《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春准确时间为4日12时33分,公众应以此为准。

  天文专家介绍说,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表示从这一天起春天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天文专家提醒说,由于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加之人体抗病能力变弱,流感、脑炎、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公众要格外注意防病和保健。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3日是正月初一,而4日则迎来立春节气,春节和立春紧相邻引发了社会上就农历兔年该从何时算起的争论:有的说农历兔年从立春日算起,有的说从正月初一算起。天文专家强调说,农历兔年应从正月初一,即3日零时算起。

  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人们出生年份也用干支计算。但由于干支记忆起来特别麻烦,古人又把十二种动物用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等。这就有了民间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属相。因此,也就有了农历生肖年的说法。

  生肖属相应从立春之日算起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解释说,目前我国民间通用两种历法,即公历(阳历)和农历。阳历平年有365天,闰年366天。农历平年354天,闰年383天。阳历一年中肯定有24个节气,大约每半个月逢一个节气。而农历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相差悬殊,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常常会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年的岁尾或跨到下一年的岁首,这样就出现“只有一个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一个立春日”或“两头无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日”,以及“两头都有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的历法现象。农历的一年从立春开始是不合理的。

  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员会议决定,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天文专家表示,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当然也是农历生肖年的开始,自然应从正月初一算起。具体到农历兔年,在2011年2月3日至2012年1月22日之间出生的小孩都属兔。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4日迎来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我国民间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美好习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迎春习俗,体现了古人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迎春”,事先必须要准备好,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一种国家祀典,发展为民间庶民活动的迎春活动,要简单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挂春幡等,表达迎春庆春之意。不一样的地区迎春仪式有所不同。

  立春之日,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等,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在民间,立春日则流行“送春”,即送泥制小牛。也有些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除了“迎春”和“打春”外,另外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4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日,按照传统习俗,人们将举行多种活动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立春日举行纪念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之意,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王思潮表示,对于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来说,春天来临意味着播种的季节到来,立春日的意义由此可见。

  正是因为立春日在农业上的重要性,早在周朝人们便开始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迎接这天的到来。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王思潮介绍,立春也叫“打春”、“咬春”,又叫“报春”。在民间,人们用多种方式庆祝这个节令的到来,除了一些祭典外,还有吃春饼、咬萝卜等习俗。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和刚刚过去的虎年两头无春不同的是,辛卯兔年为“单春年”,有一个立春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的时间基本落在每年2月4日或5日。王思潮介绍,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古代将阳历年划分为24个节气,即每15天一个节气。而因为多了闰月,农历闰年的天数比农历平年的天数多出30天左右,故农历闰年有25个节气,而农历平年则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常常会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农历年的岁尾或跨到下一农历年的岁首。这就出现了农历年两头春、单春或者是无春的不同情况。

  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出版的天文年历,农历辛卯兔年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011年2月3日至2012年1月22日,期间只有一个立春日。而紧接着兔年之后的龙年,因为多了个闰四月,因而就有两个立春日。

  王思潮表示,不管单春年、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变化,与吉凶祸福无关,公众绝对不能受一些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迷信说法所误导。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01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到底哪天立春呢?天文专家这样认为,按照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权威年历,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4日12时33分。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表示,今年立春节气的时间之所以有不同版本,可能是日历编印时的马虎粗心,甚至是采用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所致,肯定是不准确的,公众绝对不能被其误导。

  作为我国权威的天文测算部门,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实施中国的日历编算和发布,每年编算次年的农历日历,这中间还包括朔望和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并以《日历资料》的形式对外发布。按照《中国天文年历》,今年立春准确时间为4日12时33分,公众应以此为准。

  天文专家介绍说,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有开始之意,表示从这一天起春天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天文专家提醒说,由于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加之人体抗病能力变弱,流感、脑炎、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公众要格外注意防病和保健。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 蔡玉高)3日是正月初一,而4日则迎来立春节气,春节和立春紧相邻引发了社会上就农历兔年该从何时算起的争论:有的说农历兔年从立春日算起,有的说从正月初一算起。天文专家强调说,农历兔年应从正月初一,即3日零时算起。

  我国古代用干支纪年,人们出生年份也用干支计算。但由于干支记忆起来特别麻烦,古人又把十二种动物用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等。这就有了民间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属相。因此,也就有了农历生肖年的说法。

  生肖属相应从立春之日算起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解释说,目前我国民间通用两种历法,即公历(阳历)和农历。阳历平年有365天,闰年366天。农历平年354天,闰年383天。阳历一年中肯定有24个节气,大约每半个月逢一个节气。而农历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相差悬殊,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常常会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年的岁尾或跨到下一年的岁首,这样就出现“只有一个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一个立春日”或“两头无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日”,以及“两头都有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的历法现象。农历的一年从立春开始是不合理的。

  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员会议决定,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天文专家表示,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当然也是农历生肖年的开始,自然应从正月初一算起。具体到农历兔年,在2011年2月3日至2012年1月22日之间出生的小孩都属兔。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4日迎来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我国民间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美好习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迎春习俗,体现了古人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迎春”,事先必须要准备好,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一种国家祀典,发展为民间庶民活动的迎春活动,要简单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挂春幡等,表达迎春庆春之意。不一样的地区迎春仪式有所不同。

  立春之日,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等,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在民间,立春日则流行“送春”,即送泥制小牛。也有些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除了“迎春”和“打春”外,另外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4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日,按照传统习俗,人们将举行多种活动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立春日举行纪念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之意,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王思潮表示,对于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来说,春天来临意味着播种的季节到来,立春日的意义由此可见。

  正是因为立春日在农业上的重要性,早在周朝人们便开始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迎接这天的到来。据文献记载,在周朝,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王思潮介绍,立春也叫“打春”、“咬春”,又叫“报春”。在民间,人们用多种方式庆祝这个节令的到来,除了一些祭典外,还有吃春饼、咬萝卜等习俗。

  新华社南京2月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和刚刚过去的虎年两头无春不同的是,辛卯兔年为“单春年”,有一个立春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春的时间基本落在每年2月4日或5日。王思潮介绍,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古代将阳历年划分为24个节气,即每15天一个节气。而因为多了闰月,农历闰年的天数比农历平年的天数多出30天左右,故农历闰年有25个节气,而农历平年则有23个或24个节气。因为立春在岁尾或岁首,所以常常会出现立春节气跑到上一农历年的岁尾或跨到下一农历年的岁首。这就出现了农历年两头春、单春或者是无春的不同情况。

  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出版的天文年历,农历辛卯兔年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011年2月3日至2012年1月22日,期间只有一个立春日。而紧接着兔年之后的龙年,因为多了个闰四月,因而就有两个立春日。

  王思潮表示,不管单春年、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变化,与吉凶祸福无关,公众绝对不能受一些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迷信说法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