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纸胶带
和纸胶带
和纸胶带
张家港:江湾小城的“精准创新”发展样本
发布时间:2024-06-05 |   作者: 企鹅电竞网页版入口官网

  首创“企业创新积分”,为企业绘制“创新图谱”,7000余家(次)企业通过积分获经费扶持;发布全国县域首个“创新驱动发展指数”,39项量化指标成为县域创新“晴雨表”;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解决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难题,年均促成产学研项目200余项……

  在滚滚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大湾,一座设立仅60年的苏南小城张家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激荡创新、踏浪前行。

  近期,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张家港榜上有名。创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以来,张家港以“归零再出发”的心态,率先成立并实体化运行市委创新委员会,一系列首创举措渐次推进,截至2021年底,张家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56%,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2252亿元,融入血脉的创新基因充分涌动,厚植城市的创新浓度充分彰显。

  从小轧钢厂成长为世界500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张家港公司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进沙钢集团超薄带车间,巨大的机械臂将钢水倒入铸辊熔池后,瞬间变成一条火红的铸带,经过轧制、冷却、卷取,热轧带钢卷迅速成型,全过程只需30秒。车间负责人说,这条生产线米,他们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缩短到50米,能耗降低80%,温室气体减排75%。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1年度张家港市企业创新积分榜单上,沙钢集团蝉联全市第一。

  2015年,张家港推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积分“量化”呈现企业创新水平,带领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助力政府精准识别企业质态,为企业精准推送有关政策和服务,让原本薄弱的县域创新工作找到有力抓手,并在全国59家国家级高新区推广。

  近年来,累计有7000余家(次)企业获得50余万分,政府据此发放扶持经费超8亿元。目前,张家港企业创新呈现“四个90%以上”:100%的大中型工业公司和规上高企建有研发机构、95%的规上高企开展产学研合作、92%以上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来自企业、90%的科学技术人才企业有研发投入。

  2021年,全国首个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指数——“创新驱动发展(张家港)指数”发布,指数以六个维度、39项量化指标作为创新“晴雨表”,深度剖析县域创新的内生动力、制约因素等。张家港通过先行先试为其他县(市)探索一条创新路径模式。

  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表示:“我们深刻领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推动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人才招引同向发力,加快调高、调轻、调优产业体系。”

  企业不知去哪里找技术,高校院所也不了解企业真实需求。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桎梏。

  为破解校企合作“临门一脚”问题,张家港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按照“前道划拨高校项目经费、赋能校企合作”“后道划拨企业项目经费、撬动研发投入”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了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开发企业。公司想开发一种膜阻垢剂新产品,光靠企业科研力量很难,但是他们面对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也如同雾里看花。

  张家港采取科技镇长团、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等措施,引导企业家走进实验室、专家教授走进车间,搭建起企业直接沟通高校院所的桥梁。最终,帮助富淼科技与华东理工大学的郭旭虹教授牵线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膜专用阻垢剂,性能评估优于国际产品。

  “产学研预研资金”试水之初,就以800万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3600万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开发新品年销售额近13亿元,年均促成产学研项目200余项,柔性引进青年博士专家100余名。

  前不久,张家港第一批特色半导体类人才项目评审会“云”上举行,39个特色半导体人才项目参加线上路演,通过“屏对屏”与张家港“手牵手”。

  “张家港搭建了专属于半导体产业的精准赛道,让我们正真看到了满满诚意,也坚定了落户港城的信心。”通过评审的苏州华勤源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殷敏说。

  特色半导体产业是张家港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创新集群之一,更是其中人才密度最高的产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张家港目前拥有的120余家特色半导体企业中,93家为人才企业,占比近80%。

  韩卫表示:“张家港从始至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广泛集聚创新资源,加速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一体推进科技招商和人才引进,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切实为港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封面新闻丨见证“文化+科技”产业新赛道——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返回列表
张家港:江湾小城的“精准创新”发展样本
发布时间:2024-06-05

  首创“企业创新积分”,为企业绘制“创新图谱”,7000余家(次)企业通过积分获经费扶持;发布全国县域首个“创新驱动发展指数”,39项量化指标成为县域创新“晴雨表”;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解决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难题,年均促成产学研项目200余项……

  在滚滚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大湾,一座设立仅60年的苏南小城张家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激荡创新、踏浪前行。

  近期,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张家港榜上有名。创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以来,张家港以“归零再出发”的心态,率先成立并实体化运行市委创新委员会,一系列首创举措渐次推进,截至2021年底,张家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56%,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2252亿元,融入血脉的创新基因充分涌动,厚植城市的创新浓度充分彰显。

  从小轧钢厂成长为世界500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张家港公司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进沙钢集团超薄带车间,巨大的机械臂将钢水倒入铸辊熔池后,瞬间变成一条火红的铸带,经过轧制、冷却、卷取,热轧带钢卷迅速成型,全过程只需30秒。车间负责人说,这条生产线米,他们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缩短到50米,能耗降低80%,温室气体减排75%。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1年度张家港市企业创新积分榜单上,沙钢集团蝉联全市第一。

  2015年,张家港推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积分“量化”呈现企业创新水平,带领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助力政府精准识别企业质态,为企业精准推送有关政策和服务,让原本薄弱的县域创新工作找到有力抓手,并在全国59家国家级高新区推广。

  近年来,累计有7000余家(次)企业获得50余万分,政府据此发放扶持经费超8亿元。目前,张家港企业创新呈现“四个90%以上”:100%的大中型工业公司和规上高企建有研发机构、95%的规上高企开展产学研合作、92%以上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来自企业、90%的科学技术人才企业有研发投入。

  2021年,全国首个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指数——“创新驱动发展(张家港)指数”发布,指数以六个维度、39项量化指标作为创新“晴雨表”,深度剖析县域创新的内生动力、制约因素等。张家港通过先行先试为其他县(市)探索一条创新路径模式。

  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表示:“我们深刻领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推动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人才招引同向发力,加快调高、调轻、调优产业体系。”

  企业不知去哪里找技术,高校院所也不了解企业真实需求。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桎梏。

  为破解校企合作“临门一脚”问题,张家港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按照“前道划拨高校项目经费、赋能校企合作”“后道划拨企业项目经费、撬动研发投入”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了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开发企业。公司想开发一种膜阻垢剂新产品,光靠企业科研力量很难,但是他们面对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也如同雾里看花。

  张家港采取科技镇长团、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等措施,引导企业家走进实验室、专家教授走进车间,搭建起企业直接沟通高校院所的桥梁。最终,帮助富淼科技与华东理工大学的郭旭虹教授牵线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膜专用阻垢剂,性能评估优于国际产品。

  “产学研预研资金”试水之初,就以800万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3600万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开发新品年销售额近13亿元,年均促成产学研项目200余项,柔性引进青年博士专家100余名。

  前不久,张家港第一批特色半导体类人才项目评审会“云”上举行,39个特色半导体人才项目参加线上路演,通过“屏对屏”与张家港“手牵手”。

  “张家港搭建了专属于半导体产业的精准赛道,让我们正真看到了满满诚意,也坚定了落户港城的信心。”通过评审的苏州华勤源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殷敏说。

  特色半导体产业是张家港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创新集群之一,更是其中人才密度最高的产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张家港目前拥有的120余家特色半导体企业中,93家为人才企业,占比近80%。

  韩卫表示:“张家港从始至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广泛集聚创新资源,加速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一体推进科技招商和人才引进,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切实为港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封面新闻丨见证“文化+科技”产业新赛道——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
张家港:江湾小城的“精准创新”发展样本
发布时间:2024-06-05

  首创“企业创新积分”,为企业绘制“创新图谱”,7000余家(次)企业通过积分获经费扶持;发布全国县域首个“创新驱动发展指数”,39项量化指标成为县域创新“晴雨表”;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解决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难题,年均促成产学研项目200余项……

  在滚滚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大湾,一座设立仅60年的苏南小城张家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激荡创新、踏浪前行。

  近期,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张家港榜上有名。创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以来,张家港以“归零再出发”的心态,率先成立并实体化运行市委创新委员会,一系列首创举措渐次推进,截至2021年底,张家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56%,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2252亿元,融入血脉的创新基因充分涌动,厚植城市的创新浓度充分彰显。

  从小轧钢厂成长为世界500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张家港公司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进沙钢集团超薄带车间,巨大的机械臂将钢水倒入铸辊熔池后,瞬间变成一条火红的铸带,经过轧制、冷却、卷取,热轧带钢卷迅速成型,全过程只需30秒。车间负责人说,这条生产线米,他们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缩短到50米,能耗降低80%,温室气体减排75%。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1年度张家港市企业创新积分榜单上,沙钢集团蝉联全市第一。

  2015年,张家港推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积分管理制度,通过积分“量化”呈现企业创新水平,带领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助力政府精准识别企业质态,为企业精准推送有关政策和服务,让原本薄弱的县域创新工作找到有力抓手,并在全国59家国家级高新区推广。

  近年来,累计有7000余家(次)企业获得50余万分,政府据此发放扶持经费超8亿元。目前,张家港企业创新呈现“四个90%以上”:100%的大中型工业公司和规上高企建有研发机构、95%的规上高企开展产学研合作、92%以上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来自企业、90%的科学技术人才企业有研发投入。

  2021年,全国首个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指数——“创新驱动发展(张家港)指数”发布,指数以六个维度、39项量化指标作为创新“晴雨表”,深度剖析县域创新的内生动力、制约因素等。张家港通过先行先试为其他县(市)探索一条创新路径模式。

  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表示:“我们深刻领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推动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人才招引同向发力,加快调高、调轻、调优产业体系。”

  企业不知去哪里找技术,高校院所也不了解企业真实需求。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桎梏。

  为破解校企合作“临门一脚”问题,张家港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按照“前道划拨高校项目经费、赋能校企合作”“后道划拨企业项目经费、撬动研发投入”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了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开发企业。公司想开发一种膜阻垢剂新产品,光靠企业科研力量很难,但是他们面对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也如同雾里看花。

  张家港采取科技镇长团、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等措施,引导企业家走进实验室、专家教授走进车间,搭建起企业直接沟通高校院所的桥梁。最终,帮助富淼科技与华东理工大学的郭旭虹教授牵线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膜专用阻垢剂,性能评估优于国际产品。

  “产学研预研资金”试水之初,就以800万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3600万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开发新品年销售额近13亿元,年均促成产学研项目200余项,柔性引进青年博士专家100余名。

  前不久,张家港第一批特色半导体类人才项目评审会“云”上举行,39个特色半导体人才项目参加线上路演,通过“屏对屏”与张家港“手牵手”。

  “张家港搭建了专属于半导体产业的精准赛道,让我们正真看到了满满诚意,也坚定了落户港城的信心。”通过评审的苏州华勤源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殷敏说。

  特色半导体产业是张家港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创新集群之一,更是其中人才密度最高的产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张家港目前拥有的120余家特色半导体企业中,93家为人才企业,占比近80%。

  韩卫表示:“张家港从始至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广泛集聚创新资源,加速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一体推进科技招商和人才引进,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切实为港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封面新闻丨见证“文化+科技”产业新赛道——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